孙国杰教授
孙国杰,男,汉族, 1938 年 12 月出生于江苏南通。全国知名针灸专家、原湖北中医学院副院长。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针灸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局级、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956 年至 1958 年就读于武昌医学专科学校, 1958 年至 1964 年就读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六年制本科。 1964 年 7 月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 年 10 月至 1965 年 8 月在北京中医学院授外针灸进修班进修,并从师于著名针灸学家程莘农、杨甲三、贺普仁、单玉堂等学者。 1976 年 10 月至 1978 年 12 月在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任针灸科主任。 1978 年晋升为讲师, 1983 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7 年 10 月晋升为教授, 1990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80 年任教务处副处长, 1981 年任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医疗等业务工作,直至 1999 年, 61 岁时退出行政工作岗位,在担任行政工作期间,一直未脱离专业业务工作。
在学术团体现主要任职有: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针灸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五届常委、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国际东方医药基金会顾问,还担任全国临床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2006 年、 2007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五个 973 针灸专项计划的专家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现还被聘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 浙江省重中之重 ” (针灸推拿学)建设学术顾问、江苏省 “ 十五 ” 期间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审专家,广东省针灸学会顾问、湖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江汉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湖南中医学院博物馆顾问、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医院客座教授、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美国东方医药基金会顾问等职。
还担任《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时珍国医国药》杂志顾问、《湖北中医学院学报》顾问、《湖北中医杂志》特约编委、《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欧洲中医药杂志》、《美国针灸临床杂志》顾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六版)主编、 “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一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 · 经络腧穴学》主审等。
1938 年的冬天,孙国杰教授出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幼年的他随父母转战南北。军人家庭的严格与纪律,造就了他严谨与进取的性格。 1956 年,孙国杰离开了江南水乡来到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进入了武昌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两年之后,湖北中医学院创建,他和部分同学作为首届学员被选送至湖北中医学院学习中医,自此开始了他在中医道路上的求学和探索,而他,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门古老而又神秘的针灸学科。
中医学院创建初期,条件简陋,但刚刚接触祖国医学的孙国杰却没有在意这些,他被祖国医学这个神秘而富有的医学宝库深深吸引。课堂上老师们的讲授让他如食琼浆,临床上医生们的妙手回春更让他大开眼界。从此,图书馆、宿舍、校园里的山坡上都留下了他刻苦读书的身影。六年之后,成绩优异的他留校任教,走向了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四十多年。
1964 年 7 月,刚刚留校的他面对的是简陋的工作条件和学生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并没有在意条件的艰苦,却从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中感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刚开始教学时,没有统一的教案和参考资料,他就四处求教,多方收集资料,听老教师的讲课,吸取他们授课的精华。每次上课尽管只有短短的 50 分钟,他总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准备,不停地思考如何讲授学生才能更有兴趣。工夫不负有心人,工作不久,他就以授课生动风趣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至今,众多的学生只要一提起孙国杰教授,记忆最深的就是他广征博引、风趣幽默的授课。而今,每年学院都会邀请他为刚刚踏入校门的新生做第一场入学讲座,学生们只要一听说是他的讲座,总是兴高采烈,课堂上必是坐无虚席,济济一堂。
除了将精力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以外,他也从未中断过对针灸临床医术的追求。 1964 年 10 月至 1965 年 8 月,赴北京中医学院授外针灸进修班进修,师从于著名的针灸学家程莘农、杨甲三、贺普仁、单玉堂等,使他的医术日臻精湛。 1976-1978 年,他被选拔参加援外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工作,担任针灸科主任,与科室同志一道尽心为当地人民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他小小的针灸诊室,每天都要接待 300 多人的治疗,深受阿国患者的好评。阿国农业部长身患痼疾,长期治疗未效,在接受了他的针灸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 “ 中国神针 ” 被阿电台、报刊多次进行报道。他本人也被驻阿使馆颁发了 “ 先进工作者 ” 证书,以及卫生部颁发 “ 援外光荣证书 ” 。近年来,他仍被多次受邀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乌克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讲学和针术演示,为弘扬祖国医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2 年,孙国杰教授率先提出创办湖北中医学院针灸专业的建议,并在学校的委托下义不容辞地承担了针灸专业的筹备工作。当时全国中医院校中只有几所高校成立了针灸专业,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他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多次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教委、省卫生厅汇报,组织调查论证,终于得到批准。随后,他就带领同事们四处求教,筹钱筹物,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开课课目、学时,安排相关教师进修学习。几番风雨,几番辛苦,针灸专业终于在 1983 年招进了第一批新生,使湖北中医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成立针灸专业的几所中医院校之一。他的这些努力为日后学校针灸学科被确立批准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湖北省先进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前期基础。
1981 年起,他开始担任湖北中医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他认为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振兴中医的后备力量,如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中医就会后继无人,因而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重点、人才培养为基础”的工作思路,严抓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在学校中形成了重学重教的良好气氛。他还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创新,瞄准学科研究前沿发展动态,精心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研;他尽量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1986 年以后,作为硕士生导师,他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0 年,他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第二年,他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至今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140 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 40 多名。在研究生的培养上,他十分注重严肃的科研精神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入学之初,他便给学生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并随时检查督促。在研究生选择科研方向时,他并不是马上就给学生确定具体的方向,而是在学生充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前沿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由自己提出研究设想,然后再加以引导。至今他培养的研究生们不仅在业务上独挡一面,更有很多已成长为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校长、副校长、医院院长、省人大代表,而且还有不少境外研究生在英、美、法、加、澳、韩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有着良好的事业发展。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中在 2002 - 2005 年连续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奖, 1 名硕士生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奖, 2009 年 1 名博士生再次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指导的 2002 届博士研究生张雪朝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中发现了 5 条相关基因片段,经 Internet Genbank 确定为新基因片段,取得了针灸研究的开创性突破,令世界针灸学界甚至生命科学界为之关注。
对待学生,在学业上他是严格要求的,可在生活中,他却又象个慈祥的父亲。每当学生外出开会或学习,他总是再三嘱咐,要一切小心,安全第一。每当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他总是热心帮助,提供无私的支持。有一名来自北方贫困山区的研究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给予物质支持,并鼓励他克服暂时的困难,一定要坚持完成学业。毕业分配时,这名研究生因分配到省外,需要交纳一些费用,已是拮据十分的他更是着急万分,孙教授知道后,马上拿出钱来替他垫上,使他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光阴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他如今早已是桃李满天下。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究竟教过多少学生,当他在全国各地甚至到国外进行学术研讨时,常常会有学生向他表示深深的谢意。
中医理论来源于数千年的临床经验积累,由于社会发展和思维方式种种原因,导致中医理论中,感性知识较多,理性分析则显得比较缺乏,更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孙国杰教授深知要想使中医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为中医注入新的活力。传统的子午流注针法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早在 1956 年,名老中医吴棹仙先生向毛泽东主席呈献的就是一幅《子午流注环周图》,但长期以来,对其准确的机理研究却几近空白。他发现,子午流注针法与现代生物学中的昼夜节律理论关系密切,他考虑能否以此为突破,找到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连接点。自 70 年代末,他就开始关注并着手积累这方面的资料。在针灸临床当中,他和课题组成员通过对 4 个不同病种(面神经麻痹、胃脘痛、高血压病、中风偏瘫)共 320 例患者的系统观察,发现子午流注针法不仅具有一般传统针法的治疗作用,并有着取穴少,见效快的特点。同时还发现,纳甲法和纳子法联合应用,子午流注针法配上特定穴,均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了理论和临床上的支撑,他率先对子午流注针法开始大规模的系列的基础实验研究,从心功能到脑循环、从肢体循环到甲皱微循环、从血液流变学到脂代谢等不同角度的观察研究,共获得原始数据 10 万余个。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分析,可以发现子午流注针法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每搏输出量,改善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粘度、血脂,恢复动脉弹性等诸方面具有明显的良性调节作用。从而说明,子午流注理论有着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子午流注针法可以对身体的多种代谢起到整体性调节作用,以促进体内阴阳平衡,消除疾患。经过长达 8 年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由他主持的 “ 子午流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鉴定,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进入 90 年代以来,他又带领他的研究生团队陆续开展了 “ 择时针刺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 “ 时间因素对艾灸免疫功效影响的研究 ” 等,这些都进一步拓宽了时间针灸学的研究领域,极大的丰富了时间针灸学的内容。另外,在 1992 年,经鉴定,由他领衔发明的 “XZD -袖珍电脑 ” 获湖北省卫生厅卫生科技二等奖,并获 37 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博览会银奖一项。
在针灸理论方面,孙国杰教授首次提出 “ 比较针灸学 ” 这一新概念。 80 年代末,临床上常有针灸医师面对众多的针灸治疗方案不知所措,亦每因针灸方案取舍不当而影响临床疗效。此类问题的解决很难从以往的针灸理论中找到切实可行的答案,只有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并不断摸索、总结,才能逐步解决,如此重复循环势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因此,能否在已有针灸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针灸疗法进行客观比较,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加强针对性以提高疗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为此他经过多年的思考和观察探究,创造性地提出 “ 比较针灸学 ” 这一新理论,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首肯。随后,在他的指导下,不断开展了 “ 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治疗乳痈的比较研究 ” , “ 针刺、艾灸、针加灸降压作用的比较研究 ” , “ 不同灸法对阳虚病人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 , “ 不同穴位对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的研究 ” , “ 针刺、艾灸、针加灸治疗糖尿病的比较研究 ” , “ 不同针灸干预方法对老年痴呆大鼠海马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 ” 等,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2 年由他主持的 “ 针刺与艾灸效应的比较研究 ” 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随着针灸疗效评定标准的日益客观化,这些研究都为比较针灸学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 年代初,在系统总结自己数十年来对脑病治疗的临床经验基础上,他发现脑出血的各中医证型,运用电针水沟、内关、足三里为主进行治疗以后,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为此,他又引导 课题组紧跟现代科技发展,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及基因水平,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环节,系统的深入开展针灸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理研究。在实验方面,更是将 高血压动脉硬化与脑出血动物模型有机结合, 首创以 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为基础,结合胶原酶加肝素脑内注射诱发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动物模型基础,并且采用针灸治疗后取得了与临床一致的效果,此项研究 “ 电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海马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 ” 获首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为临床针灸治疗脑出血疾病提供了极富意义的新的实验依据。其他 研究包括: “ 电针抗大鼠尾壳核出血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 (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清毒通络法电针抗脑出血后炎性反应的研究 ” ( 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电针对脑出血大鼠海马 G 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 ” (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进一步总结这些临床和科研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他又提炼 出 “ 荣脑开窍 ” 法治疗脑血管疾病这一指导思想。在有关医院实施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有效的促进了中风患者后遗症的恢复,而且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有关医院的社会效应,带动了一定规模的经济效应增长,如 2006-2007 年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省中医院、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共创造经济收入约 120 万元,体现了该指导思想及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来,他共发表学术论文近 2 00 篇、主 编专著 10 部。先后主持了十余项科研课题,包括 973 项目子课题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教育部、卫生部、省科委等重点课题 10 余项。已鉴定的课题中三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获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获 37 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博览会银奖 1 项。在 2008 年,孙国杰教 授被评为我省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0 年被评为湖北中医名师。 今年已经 73 岁的他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一直把培养年轻人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工作。谈到晚年的最大愿望时,他眼神中充满了憧憬,语气平和而深长地说:“要把年轻人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湖北省培养出一两个针灸专业的领军人才、一批技术骨干,从而为湖北人民的健康服务,为湖北省经济发展服务,为弘扬祖国医学服务!”